【我为群众办实事】第二届新时代检察宣传周 —
时间:2021-06-11
来源:综合业务部
作者:杜海涛
编辑:田宏梅
录入:曹宇
审核:刘彦龙
【我为群众办实事】第二届新时代检察宣传周 ——拜泉检察深入基层法治宣讲
“法院开庭审案子,你们检察院办案子也开庭。”这是一位农民朋友听完拜泉县检察院开展“检察为民办实事”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深入基层法治宣讲后的说的一句话。
为充分展示新时代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暖民心的行动、举措和成效,深化、实化党史教育和检察队伍教育整顿,进一步推动“检察为民办实事”深入开展,6月10日上午,拜泉县人民检察院深入兴国乡兴展村进行法治宣讲。
宣讲人结合受众对象情况,介绍了2020年县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吴某某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不起诉公开听证案例。2018年,吴某某将承包的林地种植了甜玉米。经鉴定被耕种的林地面积为17亩,造成原有植被严重毁坏,为了更好的释法说理,该案决定召开听证会,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作为听证员参会,鉴于其改变林场用途用于耕种农作物时间较短,且已整改恢复造林,并且认罪认罚,属于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参会人员发表一致意见,可对吴某某作不起诉。县检察院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根据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依法对吴某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该案的办理以及通过听证会的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通过此次讲解听证案例,让农民朋友了解了检察听证是啥,为啥要开检察听证,以及开检察听证和我有什么关系,增强了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透明度,进一步促进了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通过检察官的宣讲,让农村基层组织以及村民代表知道了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以及扎实履职为“十四五”期间的“三农”工作提供法治保障的决心。为此,县检察院坚持将履职服务保障‘三农’工作做为一项政治工作、民生工作长抓不懈,要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抓在日常、做在经常,结合检察职能把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实施好、落实好。
二是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严惩侵害农村国有资产和集体财产安全、侵害农民权益的各类犯罪,确保脱贫攻坚成果不被蚕食。要防止因案返贫,在检察办案中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是用“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助力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在农村地区再深化、巩固、落实,持续推进扫黑除恶,绝不能让黑恶势力损害脱贫攻坚成果,同时检察机关将扎实开展农村“三资”专项清理监督工作,保护农村集体权益不受侵害。通过公益诉讼检察,保护生态环境和国有、集体土地权益。
2018年以来,拜泉县检察院在县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等相关规定,强化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履职尽责,主动将司法救助工作融入到脱贫攻坚大局、未成人保护、残疾残障人保护以及维护军人军属权益等领域。
宣讲中,给村民介绍了两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是案件数和救助金额,2018年至2020年,我院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7件46人,累计发放司法救助金82.6万元,其中2020年发放63.1万元。
第二组数据是被救助群体,三年来被检察机关开展司法救助的群体有国家级贫困户22人、未年人7人、残疾残障人10人、涉军人军属6人、大学生2人、低保户、五保户、伤残人等19人。
通过这些逐年上升的被救助人员数、救助金额数,一是能更直观的反映出拜泉县检察院在司法救助工作上取得的良好效果,切实彰显了司法为民的本色。
彰显淬炼为民情怀,深耕厚植检察根基。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评判一切检察工作的第一标准。拜泉县检察院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嵌入血脉,融会贯通到检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检察自觉与时代担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和平安法治拜泉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宣讲主题一:检察听证:让公平正义看得见。